更新时间:2023-10-16 04:23点击:
(原标题:外贸“成绩单”出炉!5月出口增幅走弱 所为何因?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6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5月份出口增速小幅走弱,但依旧位于高位,进口同比增幅走高,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2.1%。
海关数据同时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8.04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进口6.72万亿元,同比增长25.9%;贸易顺差1.32万亿元,同比增加56.2%。
机构预期,未来几个月出口仍将保持韧性,进口也有望保持较高水平,贸易顺差或将呈现收窄态势。
多因素支撑进口单月同比增幅走高
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环比下降0.4%。其中,进口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9.5%,环比下降1.1%。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基数效应对进口同比走高形成了明显支撑。其次,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也对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走高形成支撑。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市场流动性宽松等原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5月虽然国内黑色系金属出现大幅的回调,但价格依旧维持高位,而有色金属、原油等商品的价格则进一步走高,LME铜5月上涨4.5%,向上突破了1万美元的高位,ICE布油突破了70美元。
李奇霖说,按美元计,铁矿砂及其精矿数量同比增长3%,但是金额同比上涨105%;铜矿砂及其精矿数量同比增长15%,但是金额同比上涨99%;原油数量同比下滑14.6%,但是金额同比上涨105%。这些都体现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对进口金额同比增速走高形成的支撑。
此外,旺盛的出口带动国内生产维持韧性,企业也就需要增加设备和相关原材料的储备。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2.87万亿元,增长21.8%,同比增速较前4个月提升。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伊楠表示,从贸易伙伴看,自东盟和欧盟进口为主要拉动力量。从重点商品看,原油和铁矿砂等为主要拉动力量。未来几个月,进口有望继续保持高增。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形势较好,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二是全球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5月以来,多方出手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在遏制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的同时,加快推进铁矿石新项目建设,以及在产资源的项目对接,鼓励更多企业到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
出口增速小幅走弱,但将保持韧性
5月份,我国出口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环比基本持平,增速有所回落。李奇霖表示,出口同比数据有所回落,但依旧位于高位。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从贸易伙伴看,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
伊楠分析,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仍在持续恢复。美国制造业PMI升至61.5%的历史新高,欧盟制造业PMI升至63.1%,均为历史新高。韩国、越南5月出口均保持40%以上增速,显示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向好。
而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冲击逐渐显现。5月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由50.4%回落至48.3%,为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是订单或转移至其他经济体。5月来,尽管新兴市场经济体疫情有所反复,但越南等主要出口国出口增长态势较好。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5月出口增速面临的海外基本面并不差。结合5月PMI数据小型企业绝大多数指标差于大中型企业,且小型企业多项核心指标跌至荣枯线之下,与此同时,小型企业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创2013年7月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综合来看,出口增速较前值下行且低于预期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降低小型企业的盈利空间,进而降低出口产业链上小型企业的生产以及接单意愿。
李奇霖指出,拖后腿的主要是防疫物资,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对防疫物资的需求明显回落,而且因为高基数的原因,防疫物资在5月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展望后期,李奇霖认为出口有望继续维持韧性:
一是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海外需求有望继续上行,比如5月美国、欧盟的PMI数据相比于4月都在走高;
二是前期高额补贴的后遗症使得美国的就业恢复速度较慢,拖累生产修复进程,国内供需缺口拉大,对进口依赖度提高;
三是疫情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扩散,使得印度等国家的生产迟迟难以恢复,这减缓了我国出口份额的回落速度。而且海外频繁出现的疫情,也使得全球对中国的信心开始回升,原先的制造业外迁趋势暂缓,全球产业链反而加速向中国聚集。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新兴经济体由于新冠疫苗接种落后,预计在今年三季度以后经济活动才能逐步恢复。这意味着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出口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小。